(更新于2020年4月10日)
成立背景:貴州省茶葉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前身系1994年成立的貴州省食品工業協會茶葉分會,后經貴州省民政廳批準,于2006年10 月18日正式成立為貴州省茶葉協會,是由全省茶行業的企事業單位、茶農、茶業工作者及省內外茶商自愿參加組建成立的社團組織,現有會員369個:其中團體會員178個、個人會員191名。
組織機構:協會為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單位,與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民族民間茶文化研究中心合署辦公。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劉環祥、常務副會長王慶是協會特邀顧問;中華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培訓中心主任趙玉香為協會專家委員會特邀顧問。設有貴州省茶葉協會理事會、貴州省茶葉協會專家委員會、貴州省茶葉品質評審專家委員會、貴州省古茶樹保護與利用專業委員會、貴州省佛茶專業委員會、貴州省茶具專業委員會、少兒茶藝專業委員會等;建立了“聯合黨支部”,開設有“貴州茶協網”網站。
健全制度:為使協會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在加強自身組織建設的同時,協會制定有完整的《人事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10多個規章制度,確保了協會工作的有序開展和規范管理。
工作情況:
在各級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協會堅持“為茶農、茶企、會員服務”的宗旨,當好政府的參謀助手、維護行業權益、反映會員訴求、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立足本行業、加強調研、開展交流、宣傳推介、學術研討、人才培訓等;
承擔了省委、省政府的2009年“貴州省十大名茶”2010年“貴州省五大名茶”的評選;
組織參與中茶協每年開展的全國“重點產茶縣”、“生態產茶縣”及“中茶杯”、“中綠杯”、“華茗杯”等的調查組織推薦評選。
已連續舉辦了八屆“全省手工制茶大賽”、兩屆“全省古樹茶技能加工賽、三屆“全省斗茶賽”、兩屆評茶師技能大賽和中國技能大賽·全國評茶員職業技能競賽貴州選拔賽等大型茶業賽事活動,極大提高了全省茶葉加工技能水平,為助力黔茶發展增添活力。
經貴州省發改委立項,組織貴州省古茶樹資源普查和貴州民族民間茶文化調研,聯合CCTV發現之旅頻道拍攝《貴州民族民間茶文化探尋》紀錄片,并編纂出版發行了《貴州古茶樹》和《貴州民族民間舞茶文化探尋》書刊。
行業認可:在貴州茶產業發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社會和新聞媒體的關注,《貴州日報》、《貴陽晚報》、《中華合作時報》、《貴陽日報》、《貴州電視臺》、《新華網》、《經濟與法制網》、《中國時報網》等數十家新聞媒體對協會有關活動進行了刊載報道,得到了肯定和好評。
獎勵殊榮:2009年被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評為“優秀行業協會”;2012年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聯合授予的“先進集體”榮譽;2018年在貴州省民政廳的全省社會組織等級評估中獲3A級稱號。
貴州省茶葉協會第三屆理事會名單
顧問:王慶
會長:祿智明
常務副會長:張達偉
副會長兼秘書長:趙玉平
副會長:張文君、王亞蘭、付勇、周玉峰、張國慶、楊明達、馬瑛、趙英旭、田建高、林科軍、朱相榮、李剛燦、左松、曾健、梁勇、董永松、謝曉東(排名不分先后)
副秘書長:吳欽林、蒲蓉、劉曉霞、高安信、施海、廖承、饒登學、鄧奇、蔡正海、蔡定常、汪健、趙青、徐瑛、王磊、楊再英、鄭曉鋒、莫從信、王瑤、馮平、邱進、彭忠、陸健、華時政、任克賢、王家倫、張萬明、戴維、周榮洪、黃廷益、(排名不分先后)
辦公室專職:于新國、李定郁
少兒茶藝專委會:施海
佛茶專委會:陳書兵
茶具專委會:張萬明、高安信
培訓站:施海、劉婷婷、段秋菊
專家委員會名單:
委員會主任:張衛國
副主任:趙玉平、王永新
顧問:吳子銘、申學華、汪桓武、鄭道方、張其生、朱志業、徐全福、孫繼海
一、可持續發展組:
組長:王麗軍
吳安玉、陳文發、黃天俊、方昌國、張文君、馮俊峰、羅顯揚、胡光汝、王宏鵬、徐瑛、李應祥、牟國文、田維祥、雷睿勇、左松
二、栽培科技組:
組長:劉 源 副組長:梁遠發
胡華健、姚雍靜、田景濤、楊 玲、馮永祥、賀 浩、杜 江、 黃凌昌、陳海燕、羅邦濤、朱 江、陳正武、饒登學、任金泉
三、加工質量組:
組長:莫從信 副組長:茍 勇
溫順位、徐俊昌、劉曉霞、幸育毅、戴洪黔、李亞林、陳春雷、王強、廖承、王德順、
安文友、蔡洪興、歐平勇、聶宗順、吳敏、王俊青
四、市場營銷組:
組長:張國慶
郭小春、黃和平、隴光國、吳欽林、程天荃、肖楚
五、茶藝茶文化組:
組長:張文君
張萬明、葉玉堂、邵亦俊、冷晶晶、鄧文平、羅建民、苑平玉、余英、任克賢
貴州省茶葉品質評審專業委員會名單
特邀顧問:趙玉香、王同和、汪恒武、朱志業、徐全福
主 任:張衛國
副 主 任:趙玉平
委 員:張文君、邵亦俊、劉曉霞、廖 承、吳 敏、冷晶晶 、莫從信、莫榮桂、田維祥
|